
陷阱1:维生素AD长期吃会过量,最好不要天天吃
很多“摸索型妈妈”由于对维生素AD知识一知半解,听信网上谣言,认为维生素AD长期吃会中毒。其实关于AD中毒剂量,《儿科学》教科书上明确给出了指示(见下表)。我们以市场上常见的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为例,每粒伊可新滴剂中含有维生素A1500-2000IU,维生素D500-700IU,各位宝妈可以计算下,急性中毒相当于一次性吃上百粒伊可新,或者每天吃几十粒,并连续吃半年以上,才有可能造成慢性中毒,可见,正常服用是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所以宝妈们不必担心宝宝每日一粒的服用会出现过量甚至中毒的现象。
陷阱2:辅食种类丰富就能满足宝宝成长需要
很多妈妈认为,只要宝宝饮食合理搭配,就能保证宝宝生长所需营养,无需额外补充维生素AD。事实上,食物中的维生素A,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中,但因其是解毒器官,外加异味较大,并不适合宝宝经常食用。此外,部分维生素A原(β-胡萝卜素)存在于红黄色的深色蔬果中,只有在煮熟并在脂类参与烹饪的情况下才能使维生素A原转化为维生素A被吸收,但转化率却非常低,最终能被宝宝吸收的少之又少。而维生素D本就在天然食物中含量极少,加之0-3岁宝宝的饮食结构和食量等问题,宝宝吃撑破肚皮也无法食用到足够的维生素AD的。因此,通过辅食获取的维生素AD并不能满足宝宝所需,还需每日额外进行补充。
陷阱3:“万能的母乳”或奶粉就可以满足宝宝所需!
很多妈妈认为,奶粉或者母乳中的营养非常全面,维生素AD一定也包含在内,无需额外补充。其实,这种想法也是错误的。母乳本身维生素AD含量是偏低的,有研究表明,中国妈妈母乳中维生素A平均含量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维生素D含量仅为22IU/L。即便吃奶量充足的宝宝也达不到推荐摄入量。至于奶粉中的维生素AD,由于维生素AD理化性质不稳定,在奶粉中制造、储运、家庭冲泡过程中均出现不同程度氧化失效问题,外加奶粉属于普通食品,对维生素的添加量要求较低,因此很难提供充足的维生素AD。
陷阱4:经常晒太阳可以不吃维生素AD,夏天可以停服
小婴儿皮肤比较娇嫩,单纯阳光直晒时间长并不利于身体健康,有研究证据表明,阳光下直晒的时间较长,宝宝将来罹患皮肤癌的风险比较大。WHO建议,6个月以下的婴儿,应避免阳光直晒,户外活动时要增加防护措施。此外,空气污染、雾霾加重等外部环境会阻隔影响紫外线的折射,阻碍人体自身合成维生素D,而隔着玻璃晒太阳一般是无效的,所以即使是夏季,婴幼儿也不能单纯靠晒太阳,来获取满足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维生素D。妈妈们在鼓励婴幼儿户外活动的同时,要坚持给宝宝额外补充维生素AD制剂。

陷阱5:仿效欧美发达国家只补D不补A
随着信息的发达和海外代购的兴起,很多妈妈盲目崇尚和效仿国外的营养产品,认为自家的宝宝也可以像欧美的宝宝,不需要补充维生素A,只需要补充维生素D即可。实际上,欧美国家只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是因为缺乏维生素D是世界性的营养问题,而维生素A的缺乏情况,各个国家有所不同。
因经济、饮食等因素影响,欧美发达国家不属于维生素A缺乏国家,所以无需额外补充。维生素A缺乏问题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南美洲等发展中国家,我国则属于维生素A中度缺乏国家,有必要预防性补充以降低维生素A缺乏症发病率。所以在营养素的补充方式上,应依国情而定,不能盲目跟风。为了宝宝健康成长,我国提倡维生素AD同补。
陷阱6: 维生素AD和鱼肝油是一回事
首先,鱼肝油中维生素A:D的比例大多为10:1,而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婴幼儿维生素A、D补充的比例是3:1,因此鱼肝油不适合婴幼儿食用。其次,维生素AD滴剂或者胶囊是药品,而鱼肝油是保健品,保健品的上市门槛低,不需要经过严格审查即可上市销售,安全性低。最后,海洋污染日趋严重,鱼肝油是提取自深海鱼肝脏的一类维生素AD制剂,因此,这类鱼肝油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容易有重金属超标的风险。所以,我们应当将二者区别对待,选择科学配比、安全有效、人工合成的维生素AD。
陷阱7:药品类维生素AD不如保健食品安全
很多妈妈认为,药品是治病的,并不适合健康宝宝服用,所以更愿意选择保健食品,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首先药品分为预防性药物和治疗性药物,预防性药物尤其是营养性补充剂是预防某些营养性缺乏病的,营养素含量是根据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设计的,适用于健康人群,同时药品的有效成分含量与配比更加科学合理,能够起到有效预防的作用。而保健食品是不具备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的,所以含量上没有严格的标准。其次在安全性方面,药品在上市前要经过诸多严格的科学试验研究及各级质量检测,而保健食品上市门槛要远远低于药品,因此在食用安全方面,药品要比保健食品可靠的多。
陷阱8: 宝宝没有缺乏维生素AD的症状,就不需要额外补充
维生素AD的缺乏具有一定的隐匿性,即便宝宝身体表现无异样,不代表维生素AD摄入是充足的。维生素AD对宝宝生长发育、增强抵抗力有促进作用,若其缺乏便会表现出生长发育迟缓、容易感冒、腹泻、发烧等症状,然而对于这些症状,家长即使发现一般也会认为是缺钙或者病菌感染、着凉等因素引起的,并不会联想到与缺乏维生素AD有关,从而错过了营养物质的补充。也有一部分家长了解到维生素AD对宝宝的重要作用,但由于看不到有很明显的缺乏症状,会有不补也无妨的想法,因此错过了给宝宝补充维生素AD的最佳时机。
陷阱9: 宝宝拉肚子、感冒的时候不能再吃维生素AD了
维生素A具有维持上皮粘膜防御功能和免疫调节的功能,可以增强宝宝抵抗力,一旦体内缺乏维生素A,病毒和细菌就容易侵入,导致宝宝生病。为此如果是一般的情况,比如说咳嗽,流鼻涕、轻微拉肚子等情况,是可以而且应该继续服用维生素AD的。这种情况下服用维生素AD还可以帮助缩短病程,减轻病症。但是如果病症严重,出现较为严重的发热、腹泻,甚至一天十多次的水泻,或者宝宝耐受比较差的情况,家长若担心出现同服反应,建议将感冒药、腹泻药与维生素AD隔开半小时服用,也可以暂停1-2天。
陷阱10:宝宝想长高,补充维生素D和钙就足够了
很多家长知道补充维生素D和钙,可以帮助宝宝骨骼发育,然而,为什么坚持补充了维生素D和钙,宝宝却不见长个呢?事实上,对于身高,维生素A的作用更重要,单纯的补充维生素D和钙,只能起到保证基础骨量充足的作用,身高主要取决于长骨的生长和发育,而维生素A能促进长骨增长,如果缺乏维生素A,长骨骨骺会提前闭合,宝宝的身高增长就会停止,而且维生素A还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如果维生素A摄入不足,宝宝个子就会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