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检查可以了解宝宝
生长发育的情况 一般检查指的是观察宝宝从头到脚的外观是否有异常,检测宝宝的体温、脉搏、心跳是否正常,并且了解宝宝的活动力或当下的精神状况是否良好。此外,爸爸妈妈还要了解宝宝平日的食欲与大小便等等状况是否正常。 体温与脉搏 检查宝宝的体温与脉搏是否正常,通常是与身体检查与打
预防针一起进行的,如宝宝发
高烧(38℃以上)时是不能打预防针的。 脸部 通过外观的观察,了解宝宝的五官是否对称,某个部位是否有歪斜的状况。 囟门 触摸宝宝的前囟门处,了解是否有鼓起的现象(如果鼓起,代表脑压增加),或是有凹陷的现象(如有,可能是
营养不良或是脱水)。另外,宝宝的囟门通常会在1岁~1岁半之间合起来,若是过早或过晚密合,都有可能影响宝宝脑部的发育。 眼睛 用光笔照射宝宝的眼睛,观察瞳孔的大小以及对光的反应,以及是否有
斜视的问题。 嘴巴 先检查宝宝嘴巴的外观,看外观是否正常;然后让宝宝张开嘴,检查口腔黏膜上是否有小白点等情形(有小白点,说明宝宝有奶垢或
鹅口疮)。 耳朵 检查宝宝耳朵的大小是否适当,有无耳道或是长异物。同时还要检查宝宝的听力,在宝宝的耳朵旁边发出声音或是叫他,看看他对声音的反应是否灵敏。 颈部 检查宝宝是否有斜颈现象,或颈部两侧是否有先天性肿块。 皮肤 按压宝宝的额头,了解宝宝是否有
黄疸,并检查其他部位的皮肤状况,如是否有
胎记、斑点,或是有
皮肤过敏问题。 心脏(心杂音) 检查宝宝的心脏是否有杂音,有些宝宝会有暂时性的心杂音,之后慢慢会消失。若没有消失,就需要视情形做心脏超声波检查,了解宝宝是否患有先天性疾病。 腹部 1 摸摸宝宝的肚子,检查肝脾是否有肿大或是硬块。 2 检查宝宝的肠胃蠕动状况是否正常。 3 轻敲宝宝的肚子,了解是否有胀气问题。 改善胀气的方法 1 改善喂食的方法,通常喂牛奶的宝宝胀气问题较严重,喂奶前要检查奶嘴中是否有过多空气。 2 无论是喂母乳还是喂
配方奶,在宝宝喝完奶后务必要帮他拍背排气。 3 在喂食1个小时以后,以顺时针的方向按摩宝宝肚脐的周围,或是用毛巾给宝宝热敷肚子。 4 在宝宝肚子周围涂上薄荷油,可以刺激肠胃蠕动,帮助宝宝排气。 外生殖器 1 按压宝宝的腹股沟管,看是否鼓起或很大,过大有可能是疝气所致(肠胃跑到腹股沟管处)。 2 检查宝宝外生殖器的外观、大小与位置是否正常,阴囊
水肿或是隐睪是最常见的问题;另外则要看男生的
包皮是否过紧,以及是否有尿道等等。 3 检查宝宝的睪丸是否有隐睪或是疝气。 四肢 检查宝宝的四肢外观是否正常,是否有长短脚,手指、脚趾是否有畸形。 髋关节 1 将宝宝的下肢弯曲成90°,并往下压,检查宝宝是否有先天性髋关节异常或是脱臼。 2 轻轻转动宝宝的关节,注意其是否会发出声音,若发出声音则代表有异常。